金相显微镜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浩瀚体育怎么下载 > 金相显微镜

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如何测算

发布时间: 2023-12-25 来源:金相显微镜
  • 产品简介

  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随之提高。城镇化率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人口计算的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

  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常住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城镇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在城镇的聚集程度,是指人口的城镇化程度。受户籍制度影响,当前我国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不能很好地客观反映产业体系、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情况,仅这一指标不能全面衡量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人口普查年份,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判断出每个村(居)委会的城乡属性,代入普查的非流动人口数据,可以直接计算得出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

  在非普查年份,通过开展人口抽样调查,对影响城镇非流动人口变化的因素进行分解,分别估算各因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影响城镇非流动人口的因素包括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具体推算时,一是结合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地域库城乡属性的变化,估算城镇地域扩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二是通过人口抽样调查,分别估算城镇非流动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以此获得当年城镇化率的变化幅度,在上一年城镇化率的基础上,计算出当年的城镇化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快速推进。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4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17.92%;2019年,我国城镇非流动人口为84843万人,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提高近4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6亿多人。

  分地区看,各省(区、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很明显差异。目前,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城镇化率都超过80%,而西藏的城镇化率还不到32%,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布局的一直在优化,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趋于缩小。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除了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还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户籍的城乡分布情况。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持续不断的增加,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由于户籍的乡城迁移力度小于人口的乡城流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两者存在比较大差距。大量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等农村户籍人口,常住地在城镇地域,属于城镇常住人口,而户籍统计上则仍为农村人口,这是造成两个城镇化率很大的差距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提出实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越来越多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落户城镇和办理居住证享受城镇居民待遇。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与户籍制度改革之初的2015年相比,提高了4.48个百分点,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略有缩小。

  伴随工业化的发展,非农产业在城镇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随之提高。城镇化率是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反映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其中最常用的是基于人口计算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是指一个地区城镇地域上的常住人口占该地区全部常住人口的比重,反映常住人口的城乡分布情况。当前,世界城镇化水平已超过50%,有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城镇。

  城镇化是人口、地域、社会经济组织形式和生产生活方式由传统落后的乡村型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转化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城镇化率是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在城镇的聚集程度,是指人口的城镇化程度。受户籍制度影响,当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能很好地客观反映产业结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等情况,仅这一指标不能全面衡量新型城镇化进程。

  在人口普查年份,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判断出每个村(居)委会的城乡属性,代入普查的常住人口数据,可以直接计算得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

  在非普查年份,通过开展人口抽样调查,对影响城镇常住人口变化的因素进行分解,分别估算各因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影响城镇常住人口的因素包括城镇区域扩张、城镇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具体推算时,一是结合国家统计局城乡划分地域库城乡属性的变化,估算城镇地域扩张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二是通过人口抽样调查,分别估算城镇常住人口自然增长和城乡人口迁移对城镇化率变化的贡献。以此获得当年城镇化率的变化幅度,在上一年城镇化率的基础上,计算出当年的城镇化率。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发展快速推进。1978年,我国城镇人口为17245万人,城镇化率仅为17.92%;2019年,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为84843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60%,四十年来,我国城镇化率提高近4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增加了6亿多人。

  分地区看,各省(区、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存在明显差异。目前,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的城镇化率都超过80%,而西藏的城镇化率还不到32%,城镇化率的地区差异主要受经济发展、地域特征等因素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城镇化布局的不断优化,区域间城镇化水平差异逐渐缩小,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加速发展,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差异趋于缩小。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率除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还有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主要反映人口户籍的城乡分布情况。

  随着城乡人口流动的不断增加,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稳步提高,由于户籍的乡城迁移力度小于人口的乡城流动,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两者存在很大的差距。大量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农民工等农村户籍人口,常住地在城镇地域,属于城镇常住人口,而户籍统计上则仍为农村人口,这是造成两个城镇化率较大差距的主要原因。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格外的重视城镇化建设,提出实施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随着户籍制度改革,以及土地、财政、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等领域配套改革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慢慢的变多的农业转移人口通过落户城镇和办理居住证享受城镇居民待遇。2019年,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4.38%,与户籍制度改革之初的2015年相比,提高了4.48个百分点,非流动人口城镇化率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略有缩小。

浩瀚体育怎么下载app,到手机 版权所有    备案号:浙ICP备18024269号-2

技术支持:网站地图    管理登陆    sitemap.xml